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
滴虫性阴道炎病因和护理措施探讨
发布时间:
2018-05-24
滴虫性阴道炎病因和护理措施探讨
叶冬敏三门县人民医院妇科,浙江 台州 317100
摘要:目的,探讨滴虫性阴道炎病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滴虫性阴道炎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关于滴虫性阴道炎病因的问卷调查;对8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女性关于滴虫性阴道炎的预防意识;隔离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及时做好病区的消毒工作;妇性要注重生殖健康,采用高锰酸钾液冲洗病灶,病情严重者可采用新洁尔灭液冲洗病灶;口服灭滴灵片或进行清热祛湿的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滴虫性阴道炎的直接病因为感染阴道毛滴虫,但感染阴道毛滴虫致病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教育程度、职业、生殖卫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对86例滴虫性阴道炎采取综合性护理,71例患者治愈,占88.75%;而9例患者疗效明显,占11.25%;另有6例患者无明显疗效,占7.50%;在71例治愈患者中,6个月内复发4例,占5.63%;6个月内无复发67例,占94.37%。结论,滴虫性阴道炎病因主要为感染阴道毛滴虫,但受到多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病发,需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复发。
关键词:滴虫性阴道炎;病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6)10-0053-01
危险因素 |
|
例数 |
发生率 |
P |
年龄 |
20~40岁 >40岁 |
59 21 |
73.75 26.25 |
P<0.05 |
生育史 |
有无 |
65 15 |
81.25 18.75 |
P<0.05 |
教育程度 |
高中以上高中以下 |
17 63 |
21.25 78.75 |
P<0.05 |
职业 |
应酬类非应酬类 |
68 12 |
85.00 15.00 |
P<0.05 |
生殖卫生 |
较差良好 |
69 11 |
86.25 13.75 |
P<0.05 |
不良的生活习惯 |
有无 |
74 6 |
92.50 7.50 |
P<0.05 |
表1 滴虫性阴道炎病发的危险因素
由于女性的不良生活习惯,生殖健康意识较薄弱,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易感染阴道毛滴虫,导致阴道毛滴虫寄生于生殖系统。在其它滴虫性阴道炎病发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阴道毛滴虫的感染侵袭力大于女性的抵抗力时,阴道毛滴虫感染者极易诱发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作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治愈难度大、治疗周期长及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滴虫性阴道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交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在病发早期的病症特异性较弱。流行病学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因研究发现,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发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女性自身的易感条件呈正相关性。由于滴虫性阴道炎具有潜伏期,容易导致患者忽视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局部病灶炎症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殖健康。对此,本研究将探讨滴虫性阴道炎病因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滴虫性阴道炎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 26.5~78.7 岁、平均年龄(46.5±5.5)岁;病程范围0.5~2.6年、平均病程(1.2±0.5)年。
1.2 方法
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关于滴虫性阴道炎病因的问卷调查;对 80 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对疑似滴虫性阴道炎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尽可能采取毛滴虫检查,对确诊患者进行追踪研究,追寻毛滴虫的传染源,对公共场所进行常的普查及根治性治疗,严重消毒公共场所设施;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女性关于滴虫性阴道炎的预防意识,以社区宣传、健康知识小册子宣传及公益健康广告等多形式宣传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途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全面提高女性对滴虫性阴道炎的认识程度;隔离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及时做好病区的消毒工作,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妇性要注重生殖健康,采用高锰酸钾液冲洗病灶,病情严重者可采用新洁尔灭液冲洗病灶;口服灭滴灵片或进行清热祛湿的中医辨证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直接病因为感染阴道毛滴虫,但感染阴道毛滴虫致病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教育程度、职业、生殖卫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详情见表 1);对86例滴虫性阴道炎采取综合性护理,71例患者治愈,占 88.75%;而9例患者疗效明显,占11.25%;另有6例患者无明显疗效,占7.50%;在71例治愈患者中,6个月内复发4 例,占5.63%;6个月内无复发67例,占94.37%。
2 讨论
滴虫性阴道炎病因具有多方面,影响病发具有多危险因素,而最主要的病类为感染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是指寄生于阴道或泌尿道的鞭毛虫,随着毛滴虫的繁殖、侵袭力加强,对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内分泌及机体平衡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阴道感染病灶出现炎症性病症[2]。本研究中发现,感染阴道毛滴虫致病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教育程度、职业、生殖卫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表明滴虫性阴道炎病因与患者自身的行为密切相关。患者的年龄阶段与滴虫性阴道炎存在相关性,于 20~40 岁及应酬类职业的女性生理行为较频繁,感染阴道毛滴虫的风险较大。由于妊娠分娩过程会对女性的阴道等生殖系统组织器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可加大感染阴道毛滴虫的风险。同时,教育程度较低时,女性的生殖健康意识较弱,容易出现生活不良习惯,均不利于提高对阴道毛滴虫的预防水平[3]。而本研究,对阴道毛滴虫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女性自身的易感条件三大方面加强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措施;结果显示:86例滴虫性阴道炎采取综合性护理,71 例患者治愈,占88.75%;而9例患者疗效明显,占11.25%;在71例治愈患者中,6个月内复发4例,占5.63%;6个月内无复发67例,占94.37%;表明滴虫性阴道炎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复发。
参考文献
[1]孙淑英.滴虫性阴道炎发病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09(11):1042-1043.
2016 年 10 期 53